第四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將全面啟動,京津冀地區的污染治理仍是環保督察的重點。上半年京津冀PM2.5回升14.3%,污染形勢嚴峻,大氣污染控制壓力巨大,大氣治理市場發展看好。與此同時,雄安新區大氣污染防治市場將進一步擴大,未來空間潛力大。
據環保部消息,第四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將全面啟動,京津冀地區的污染治理仍是環保督察的重點,其中雄安新區的環境治理更是2017年的重中之重,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環保行業當頭,即便雄安本地沒有任何排污企業,周邊地區的鋼鐵水泥等重工業企業產生的廢氣也會直接影響雄安當地的空氣質量。工業污染治理,最受益標是大氣和水體,因為這兩者流動性最強,京津冀不做好直接影響雄安當地的環境質量。就目前來看,京津翼大氣污染嚴峻,雄安新區大氣治理市場發展看好。
京津冀大氣污染形勢嚴峻
上半年京津冀PM2.5回升14.3%,大氣污染控制壓力巨大,上半年,京津冀地區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0.7%,同比下降7.1pct;PM2.5/PM10濃度回升到72/129微克/立方米,分別同比上升14.3%/13.2%。“大氣十條考核年+迎接十九大”的大氣污染控制壓力巨大。
從我國霧霾的地域性和季節性推測,散煤燃燒或是北方冬季霧霾的罪魁禍首。根據《中國采暖爐具行業發展報告2016》披露,在我國1.6億戶農村居民家庭中,采取分散采暖約9300萬戶,其中燃煤采暖約6600萬戶,散煤使用量約2億噸。冬季劣質散煤燃燒造成的污染是巨大的;散燒煤二氧化硫排放達到4千克/噸,而相比之下電站鍋爐只有0.8千克/噸;使用散煤產生的一次PM2.5的排放系數為11千克/噸煤,而電站鍋爐的則為0.2千克/噸煤,散煤的排放系數遠遠高于電廠鍋爐。
根據統計局,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人口總數1.95億人,其中農村人口比例約41.6%,8103萬戶,按農村均人數3.56人/戶考慮,農村數約2276萬戶,按單臺燃氣爐成本7100元/臺考慮,預計居民端煤改氣市場空間達到1600億元,市場潛力巨大。